生活成本低、步調悠閒,港男:「清邁的優質生活在於人、環境和品味」

來自香港的 Carlo 離開銀行工作後,選擇到泰北 清邁置產 享受退休生活 ,從腳步繁忙的大都市來到自然悠閒的清邁,他感到這裡才是真正能夠「享受生活」的地方。

0
834
分享文章

上集提及 70 後港人 Carlo 到清邁旅遊,就決定將來在這裏退休。更與幾位志同道合的中年好友,買了兩片土地建立一條香港村,買家買地後可以隨自己喜好建設大屋、小店。「清邁好多樓,但是不是你想住,又或者是不是能融入到社區呢。如果有香港人社區,互助形式參與,就是我好想做的事情。」他說。大灣區有看樓團,一天一口氣地跑幾個樓盤的示範單位。但 Carlo 的香港村,現在只是一片米田,沒什麼好看,就辦清邁生活考察團,帶香港人逛清邁的大街小巷,因為買家就是將來的鄰居,「希望他們是真喜歡清邁的生活。」

Carlo 現時有一半時間都在當地生活,並在 Facebook 上開設「清邁優質生活」專頁。他有朋友沒到過清邁,說:「唉,香港人住那幾百呎單位,在這看到三千呎屋,當然羨慕的流口水,誰不想要這種優質生活?」Carlo 回答:「不是阿,清邁優質生活,是在於人、環境、品味。」香港人常言要找回生活,其實是什麼?

以Carlo位於清邁San Kamphaeng的4,000呎獨立別墅為例,擁有私人泳池和花園,距離市中心約20分鐘車程,每月租金僅為45,000泰銖($12,000港元)。
以Carlo位於清邁San Kamphaeng的4,000呎獨立別墅為例,擁有私人泳池和花園,距離市中心約20分鐘車程,每月租金僅為45,000泰銖($12,000港元)。

「移民」這個概念有點過時,東南亞國家近年都在推廣「長宿旅遊」,吸引全球退休人士。

例如泰國政府採取積極態度,除了為 50 歲以上的外國退休人士提供一年簽證外,在 2002 年更同意成立有限公司 Thai Longstay Management Company Limited,向日本、英、美、法等 21 個國家推廣長宿旅遊。2015 年啟動 Cooperative Centre for Long Stay Tourism,吸引日本長宿遊客。

香港人 Carlo 在清邁開展半退休生活,亦計劃不久將來於清邁退休,「我不是要移民清邁,我也常跟朋友說不要移民,不要和香港割席。香港是我們的家,清邁是我們的後花園。」他打算一年中有七個月的時間於清邁居住。「現在這麼多廉航機票,很方便,移民不是像幾十年前,離開後短時間內就回不去了。」(延伸閱讀:看中泰北退休天堂,港人赴清邁買地打造「香港村」!

泰國宜居是不容置疑。美國《國際生活》月刊曾根據房價、生活成本、老年人特殊福利、對外來人口接受程度、娛樂設施、醫療水平、基礎設施和氣候環境八大指標,來評估全球城市的退休宜居程度。滿分 100分,泰國的每項得分都在 80 分以上。

將香港物業出租 作清邁生活費

而清邁的生活成本,比曼谷更要低。Carlo:「在香港做了一世樓奴,來到這裏你不用再憂慮。」他舉一個例,如果在香港擁有一個 500 呎的物業,將其出租,$14,000 港元的租金就足夠在清邁一個月的生活費,而且綽綽有餘。「清邁好多家庭都賺不到一萬四千元的收入。」以 Carlo 位於清邁 San Kamphaeng 的 4,000 呎獨立別墅為例,擁有私人泳池和花園,距離市中心約 20 分鐘車程,每月租金僅為 45,000 泰銖($12,000港元);每月聘請兩次家務助理的費用,僅 500 泰珠($120港元),連同泳池清潔、剪草等管理雜費,每月花費合共 $1,200 港元左右。(延伸閱讀:新泰越菲馬汶柬 / 超完整東南亞各國家移民攻略

泰國醫療水平享負盛名,Ram Hospital 是清邁頂級私營醫院,從健康中心、健身院到醫院,提供一條龍服務。
泰國醫療水平享負盛名,Ram Hospital 是清邁頂級私營醫院,從健康中心、健身院到醫院,提供一條龍服務。

清邁「養和」級私家醫院:多國翻譯員

退休人士固然關心當地醫療質素。縱然外地人不能享用泰國的退休、醫療保障,但泰國的私營醫療水平很高。「基本上泰國的私家醫院係為移居的外地人而設。」我們去參觀位於清邁市中心的 Chiangmai Ram Hospital,隸屬泰國權威醫療機構——蘭坎亨集團(Ramkhamhaeng Group),是達到國際最高衛生標準。

幾幢大樓提供從健康中心、健身院、醫院一條龍服務。記者到醫院就診,甫進醫院,便有人前來問:「你是否中國遊客?你要什麼語言翻譯嗎?」這所醫院從護士到醫生,都有一定英語水平,而且配備了專門為外國病患準備的病房,同時還有漢、英、法、德、緬甸語等翻譯。一般門診,四天藥的處方約 400 港元,與香港價錢相約。Carlo:「手術費用大約是香港的一半,但已是香港養和(香港著名的頂尖私立醫院)、法國醫院的質素。」(延伸閱讀:怕冷的人請看這篇!外媒大推適合退休的三大東南亞國家

Carlo認為清邁的優質生活,不在於硬件上,而是這裏的人情味和環境。
Carlo認為清邁的優質生活,不在於硬件上,而是這裏的人情味和環境。

「香港人不要把負能量帶來清邁」

Carlo 說:「硬件上還是其次。」清邁的魅力,在其生活態度。Carlo 相約我們在他家附近一間河邊餐廳見面。十二月的清邁真好,早上的陽光温柔、有風,餐廳有一個大陽台,客人席地而坐,旁邊就是一條翠綠的天然河流。各人點了一碗魚蛋河粉,湯清甜濃香而不油膩,河粉細滑卻煙韌。不過,我們點餐時是店裏唯一的客人,這碗魚蛋河卻讓我們等了 45 分鐘。若在香港,5 分鐘的時間就能上菜了。

「在這裡沒有人會吃 15 分鐘的早餐,吃早餐都要吃個一至兩小時。 」香港人推崇慢活,還是要一點時間適應。點一杯酪梨奶昔,像吃喜酒要等上半小時。Carlo 又舉了一個例,呼叫女服務生點餐,她原本在收拾桌面,「她不會理你,會同你微笑,慢慢收好桌子先再來幫你點餐。」有時候,他催促泰國的員工做事,員工卻不會因此打亂工作次序,反會說:「你信我啦!」

Carlo很喜歡在街市買燒雞。
Carlo很喜歡在街市買燒雞。

Carlo 笑言只有 5% 的香港人適合來清邁生活,因為「你是不是真能接受這種慢活?」Carlo 說:「如果我們把香港生活方式、壓力,複製過來這裏生活, 那為什麼我要來清邁? 」放假時,他喜歡在河邊的餐廳發呆四至五小時。「餐廳真的很棒,但其實好像香港茶餐廳那樣普遍。類似餐廳還有有好多。」 11 月時清邁的水燈節,Carlo 與朋友晚上想到河邊餐廳,等待市中心的人放水燈,隨河下流。「我們去了才知道是包場,原來餐廳是六點打烊,老闆特別為我們而開,還替我們做了幾個水燈。」,「我是喜歡這裡的人……所以,香港人不要把原本那種煩、躁、焦急的負能量帶來這裏。」

清邁是一個更大的「大埔」

Carlo會帶有意在清邁居住的港人行逛地道街市,感受清邁生活。
Carlo會帶有意在清邁居住的港人行逛地道街市,感受清邁生活。

Carlo 說從小到現在,都沒有離開過大埔。他喜歡大埔有山有海,隨時隨地能上八仙嶺、九龍坑山,又有海濱公園跑步,位於新界,交通卻不像西貢的不便。而清邁,就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大埔。清邁有很多山嶺,亦是越野單車比賽的熱門地;假日可以自駕遊到附近的拜縣、清萊,有騎馬場、有牛羊的咖啡店,也會行山去看雲海,「這裡有溫泉,是溫泉河,熱流從山上而下。你有沒有試過在河裡泡溫泉?黃昏好涼,泡在溫泉裡好舒服。你會覺得是完整的生活。」

人生上半場

「人生上半場我是事業型,做很多事情,很大壓力,公司不夠大都不想做。」在香港銀行工作多年,還要是最「神憎鬼厭」的部門,負責銀行的開支控制,簡言之,裁員!炒人數字成為自己的業績,同事們都避之則吉。直至他捱出病來,決定離場,「40 歲以後的人生不應這樣。」職場打滾至 40 歲,才發現最渴望的不是錢,「我發現出來社會工作後,折磨我生命、家庭、健康最多的就是工作。」相反,清邁人是不會為工作而忘記家人。 「如果我在別個地方,再追求香港的生活、再向錢看的話,我的人生就完了。 」

Carlo:「我係鍾意呢度嘅人……所以,香港人唔好將原本嗰種煩、躁、焦急的負能量帶來這裏。」
Carlo:「我是喜歡這裡的人……所以,香港人不要將原本那種煩、躁、焦急的負能量帶來這裏。」

香港村3年後目標:辦學助泰北孤兒

他說過,財務目標以年賺 5% 比定期回報稍高便達標了。遊玩之餘,他閒時接觸泰北的孤兒。

「有次跟清邁朋友吃飯,在飯店外看見很多老人家帶著 6、7 歲的小朋友出來行乞,朋友告訴我,這裏有很多泰北的孤兒和難民兒童。而且因為缺乏教育,性知識不足,很多青年人 13、14 歲便生育,將小朋友給老人家照顧,對老人家造成好多壓力。」後來,朋友帶他到一所寺廟內,內裏有很多床位,收留 300 多名的孤兒,他們都由 5 位僧侶照顧,「但其實只是給到他們飯吃,沒有接受好的教育,令年輕人的問題惡性循環」,「好多緬甸的年輕人都是隻身來到清邁。我有一個泰國同事的丈夫是緬甸人,13 歲來到這裏,幸於教會寄養,才能接受教育。」現時清邁很多緬甸難民兒童未能進到清邁本地學校。Carlo 指香港村第三期的計劃有更大空間,希望三年後能建一所學校為孤兒助學。

Carlo 喜歡清邁,除了因為這裏可以尋回生活,大概還因找到使命。回歸到移民的問題上,去或留,其實是理智與情感的選擇。清邁,有生活的空間,是香港從來都沒有,又正如香港沒有可能回到那個樓不是奢侈品的時代。留下來的人,大概是情感的不捨,或現實環境不許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最近發表調查報告,有 3 成港人有移民念頭,在 18 至 30 歲的年輕組別,更有 51% 受訪者欲移居,證明了香港人在精神上早已出走了,形而上我們都是異鄉人。而所謂的長期居留或移民,根本上就是出走,沒有兩樣,而分別只在於身份認同上。

攝影:吳鍾坤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01 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