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萊國慶專題報導四】金門海外大本營在汶萊!烈嶼人落腳南洋打造「金」商傳奇

你知道在汶萊,除了馬來人,在 4 萬多的華僑中,竟然有一群來自台灣的 金門華僑 多年前移居此地,並在當地成功致富成為當地最大的華人族群嗎?

0
742
分享文章

汶萊國慶專題報導系列四:相較其他東南亞國家,台灣人對汶萊較不熟悉,但在汶萊 42 萬人中,可有為數不少的一個族群便是來自台灣金門的華僑。在上個世紀,他們或為戰亂、或為淘金等原因,紛紛遠渡南洋來到汶萊定居。歷經漫長歲月的血汗奮鬥,都在當地造就了不少經商傳奇,本篇就要來告訴你汶萊為何會有這麼一個「金門幫」?

全球海外華人在世界各地,都有屬於自己在異鄉打拼奮鬥的故事,而飄洋過海來到汶萊的「金門幫」,便是其中一群。

金門成第一戰線,烈嶼人出走南洋

汶萊有 70% 為馬來人,15%為華人,而國教則為伊斯蘭教(圖片來源:Flickr@MyBukit

汶萊人口約 42 萬 1300 人,馬來人約占 70% 人,華人約占 15%,根據汶萊經濟策劃局 2017 年的統計資料顯示,華僑約有 4 萬多人,而其中大多數華人皆來自金門烈嶼。烈嶼鄉,就是台灣人所熟知的「小金門」,位於金門和廈門之間,因其「扼制閩海,屏障金門」,被認為是外島前線的重要戰略位置。

烈嶼人最早開始大批移居南洋的時間最早可追溯至 19 世紀中葉之後,雖確切時間已不可考,但可知在 1949 年時,因國共關係緊張、氣氛動盪不安,而金門成為了兩方對峙的戰地第一線,加上 1958 年八二三砲戰(第二次台海危機),為了遠離戰亂,烈嶼人開始一個個出走南洋,來到新加坡、馬來半島、北婆羅洲、越南等地,尋求謀生的機會。(延伸閱讀:【汶萊國慶專題報導二】皇室帶頭「全民運動」,台商如何抓緊運動產業商機?

位於烈嶼的湖井頭戰史館,記載了大二、八二三砲戰等戰役歷史
位於烈嶼的湖井頭戰史館,記載了大二、八二三砲戰等戰役歷史(圖片來源:樂遊金門官網

初期來到汶萊落地生根的烈嶼僑民,多以農業、船運碼頭工、漁工、小攤販等勞力工作為生,並與早期前來的同鄉互相扶持幫忙,在異鄉齊力打拼。經過漫長的歲月,「金門幫」在此經商並逐漸擴大,對汶萊當地的經濟發展有極大貢獻,也因此不少傑出的金門華僑企業家,皆受到汶萊蘇丹冊封為「拿督」(常見於馬來西亞、印尼與汶萊的稱號,對有地位和崇高名望者的一種尊稱,也是象徵式的終身榮譽身份)。

「金門幫」胼手胝足,致富成商界大亨

而在汶萊成功經商的烈嶼僑民企業家中,最為人所知的便是有「百貨王」之稱的林國民,以及藝人吳尊的父親吳景添及其兄吳景進。根據《金門日報》的報導,出生於烈嶼的林國民,在 1947 年來到汶萊,19歲的他當時從水村開始,在叔叔的店裡做過雜貨店生意、到餐廳打工,並買了艘舢舨做起水上流動攤販,也曾投入建材進出口生意,為日後的百貨業打下了基礎。(延伸閱讀:【汶萊國慶專題報導一】探訪世界最大水上村落!汶萊千年水上人家宛如「東方威尼斯」

藝人吳尊父親吳景添,在汶萊便是從事健身產業,而吳尊也繼承父業投資多間健身房(圖片來源:吳尊臉書粉絲專頁)
藝人吳尊父親吳景添,在汶萊便是從事健身產業,而吳尊也繼承父業投資多間健身房(圖片來源:吳尊臉書粉絲專頁

1976 年林國民抓住當時汶萊還未有複合式百貨的商機,創立了「第一百貨」,並一路發展成 16 家子公司的跨國企業(First Emporium Group)。而吳景進、吳景添兄弟則是烈嶼移民二代,分別是汶萊當地的最大汽車經銷商,以及從事房地產及健身產業,皆為汶萊當地知名華人富豪。(延伸閱讀:【汶萊國慶專題報導三】蘇丹宣示汶萊今年將大力推動電子商務和區域貿易

烈嶼人「金門幫」白手起家在異鄉打拼的傳奇事蹟,現在在人人均富的石油富國裡看來雖難以想像,但在當時顛沛流離的年代,遠渡重洋來此的僑民,許多只為了遠離戰亂以求家族的安穩生活。是靠著辛勤拚搏,與把握時代的機運,才換來今日的企業版圖,走出烈嶼、遠離砲火,他們更為自己的人生打了美好的一仗。

主圖來源:金門觀光旅遊網站

資料參考:金門日報、監察院汶萊考察報告、台商網

越南河粉、月亮蝦餅、新加坡肉骨茶,從舌尖味蕾去認識東南亞,絕對是最快的方法之一,因為每一道餐桌上的風味,都蘊藏著豐富的飲食文化底蘊。 唯一可惜是,東南亞看似離我們很近,卻又很遠。料理可以打開味覺感官,思想的傳遞卻需要文字的加承輔助,期盼通過這扇窗口,帶領更多人尋訪更道地的東南亞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