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thejakartapost
四月份綠色和平組織報告顯示,至從中國禁止進口廢棄物規定後,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廢棄物物進口至印尼的數量從2017年每月10,000噸飆升至2018年末的每月35,000噸,而這些廢棄物也引起當地政府和居民的不滿。2018年1月至11月中,輸入至印尼的塑料廢物總共為67,807噸,最大宗為德國59,668噸,然而去年同期僅出口408噸,其次是澳大利亞的42,130噸。
根據印尼法規要求,進口到當地的廢棄物中塑膠需要獲得環境和林業部的核准,金屬和紙張廢棄物則不需要,然而這個過時的規定也使得許多企業鑽漏洞進口違規廢棄物,當地環保組織即表示這項政策存在許多問題。《相關閱讀:關閉島嶼能保護多久?泰國、越南如何搶救環境下發展旅遊經濟》
根據當地環保組織Bali Fokus、 Ecoton進行的實地觀察發現,有25%至40%的進口廢物運送至雅加達和東爪哇並沒有做好確實管理,大部分皆被傾倒在露天的土地上或違法燃燒,而不是依法回收。同時當地清潔隊員也找到許多來自澳洲和英國的塑膠廢棄物,還有各國撕碎的貨幣,像是美元、英鎊和歐元等。
對廢棄物進口商而言,將廢棄物轉售賣給村民比回收利潤還要高上許多,一卡車的廢棄物販售給當地居民僅需Rp 500,000(36美元),只要隨意堆放雙方即可以獲利,於是造成印尼土地被大量廢棄物堆滿。
失控的垃圾堆積讓政府收到不少抗議聲浪,對於過多廢棄物的問題開始著手規劃緊鎖縮政策。環境和林業部廢物管理總監Rosa Vivien Ratnawati表示:「我們將要求這些進口商只能進口指定的廢棄物且需立即回收,而不是將垃圾轉手出售給其他地方。」
環保人士另外還要求,政府需要確保進口商在進口任何類型的無害廢物之前必須獲得環境和林業部的建議,此外,海關官員還需要在港口對廢棄物進行抽查,藉由這種方式,官員可以發現這些貨櫃是否夾帶不必要的廢物。
不只印尼,菲律賓更因為垃圾經濟釀起外交危機,對於長久以來,發展中的國家往低發展國家傾倒垃圾來維繫自身的環境保護的做法,引起接收國的極大不滿,於是聯合國於五月更改了「巴塞爾公約」來規範各國廢棄物進出口管理規定,該修正案主要是要求出口商在運送無法回收的廢棄物和污染物前須獲得接收國的同意。